中國建材報 評論員 敖 娟
漫漫絲路,澤遺千年。
從2100多年前開始,一條橫貫東西、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,盛載我國的絲織品、美玉、寶石、陶瓷……將中華民族的精美產品與優秀文化,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傳播。
2015年春天,古老的絲綢之路醞釀著新的故事。 3月28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外交部、商務部聯合發布《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》?!耙粠б宦贰?,即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和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——這個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于 2013年首倡的戰略構想,政策導向明晰,正式進入務實階段。
“一帶一路”,給建材行業帶來新的憧憬,中國的水泥、陶瓷、玻璃、綠色建材、各種新興材料……將更廣泛地與世界交流,與國際接軌。
轉變發展方式,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,建材行業迎來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帶來的歷史性重大機遇。
一個國家企業的發展,通常循著由國內市場導向轉向國際市場導向,再由國際市場導向轉向海外生產經營導向的路徑發展。
我國建材行業企業長期以來經營方式比較單一,大部分企業執著于國內市場投資與收益。過渡投資導致產量過多,重復建設導致過渡競爭,市場飽和導致產能過剩,水泥,玻璃成為政策部分防治“重復建設”或“產能過?!钡闹攸c行業。積極拓展對外發展空間,成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一個主要任務。
要鞏固擴大國際市場,鼓勵企業積極參加各類貿易促進活動,創新國際貿易方式,拓展對外工程承包領域,提升對外承包工程質量和效益。
要擴大對外投資合作,鼓勵優勢企業以多種方式“走出去”,優化制造產地分布,消化國內產能。建立健全貿易投資平臺和“走出去”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。按照優勢互補?;ダ糙A的原則,發揮水泥、平板玻璃等產業的技術、裝備、規模優勢,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資源和價值鏈整合;加強與周邊國家及新興市場國家投資合作,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對外投資,建設境外生產基地,提高企業跨國經營水平,拓展國際發展新空間。
國際化、多元化、創新型、開放式——建材行業轉型升級,意味著打造海外戰略升級版,提升我國建材行業在國際領域的話語權。
“一帶一路”,無疑是當前中國建材行業深度融入世界建材市場最佳、最有效的途徑——內需和外需雙輪驅動,共同推動產業升級。
內需提振?!耙粠б宦贰蓖顿Y規模大、產業鏈長,必將拉動建材產品需求,同時又能很好地刺激上下游產業鏈,進而利好整個建材行業?!耙粠б宦贰毕嚓P省份相對集中的東南、西北地區的建材企業更加受益。
外需強勁?!耙粠б宦贰敝苓叺亩鄶蛋l展中國家近年經濟增長放緩,基礎建設相對落后,期待合作共贏,區域內供需雙方對建材產品都有著多元化的迫切需求。通過“一帶一路”來開辟新的貿易出口市場是很好的抓手。
近年來,我國建材企業“走出去”的步伐不斷加快,但受制于各種條件的限制,企業在海外投資雖多但對項目的實際控制能力不足?!耙粠б宦贰睉鹇缘膶嵤⒏纳仆顿Y環境,給建材行業海外項目帶來新的發展機遇、注入新的活力。合作模式從一對一的單點合作向一對多的整體協同行動轉變,機遇空前,不僅拓展了原材料進出口運輸通道、促進海外戰略升級,而且隨著區域內項目的落實和推進,中間建材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也將逐步提升。
多年來,中國乃至亞洲對國際建材標準的形成和制定,缺乏足夠的話語權和影響力?!耙粠б宦贰贝蟾窬值慕?,為中國乃至亞洲建材產業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,中國在世界建材市場舞臺上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?!耙粠б宦贰睉鹇詷嬒雽τ谖覈ú男袠I構建新的全球市場格局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。
面對前所未有的好機遇,建材企業如何把握?
——靠技術提升、結構調整和商業模式創新,拉動建材行業轉型升級,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。
——主動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增強海外戰略布局的主動性。調整海外發展戰略,通過在海外當地建立生產工廠、實行技術輸出等方式開拓市場,改變單純產品出口的發展模式,逐步從制造業低端走向高端。
——著力推動從國內發展向全球整合轉型,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,拓展發展空間,通過企業的轉型升級步伐推動中國建材行業競爭力不斷提升。
——增強抗風險能力。首先是出國投資風險大于國內投資,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。其次,地緣政治風險不可忽視?!耙粠б宦贰笔切枰?/span>10年以上時間推進的大工程,這些風險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不確定性,必須未雨綢繆,妥善應對。再者,要避免將國內的發展模式推廣至絲路沿途的國家,引發絲路區域的產能過剩。
——積極探索創新發展方式,發揮骨干企業的帶頭作用,吸引上下游產業鏈的轉移和關聯產業協同布局,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,建立起互惠雙贏的利益共同體。
2015年,“一帶一路”早期實施的元年,也是中國新經濟外交的開拓之年。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原材料產業的建材業,必定會受益于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帶來的利好。身處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,中國建材行業的精彩故事剛剛開始。